近來三星宣布抽身OLED電視,轉而大力發展QLED(量子點)技術的消息引發不少業內人士和用戶的討論。
還記得兩年前的CES電子展上,三星、索尼在內的主要電視廠商都不約而同的秀出了自己的曲面OLED電視產品,并對畫質表現、功耗等等指標進行了無限夸贊,一時間讓人認為OLED就是未來中高端電視的主流技術。
但是何原因讓OLED在這么短時間內便開始失寵了呢?近日,筆者對OLED技術在電視應用上優缺點進行了詳細的總結,我們一起來看看。
什么是OLED電視
OLED全稱“有機發光二極管”,是一種顯示屏幕技術,OLED具有自發光特性,采用超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令機身薄如紙片;極端視角畫面清晰可見,可視角度極為出色;零延遲的響應速度,絕無可能出現殘影現象;通過柔軟的基底材料進行制造,可實現曲面彎曲顯示。
OLED電視優缺點
一、OLED的優點
1、厚度可以小于1毫米,僅為LCD屏幕的1/3,并且重量也更輕;
2、固態機構,沒有液體物質,因此抗震性能更好,不怕摔;
3、幾乎沒有可視角度的問題,即使在很大的視角下觀看,畫面仍然不失真;
4、響應時間是LCD的千分之一,顯示運動畫面絕對不會有拖影的現象;
5、低溫特性好,在零下40度時仍能正常顯示,而LCD則無法做到;
6、制造工藝簡單,成本更低;
7、發光效率更高,能耗比LCD要低;
8、能夠在不同材質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能彎曲的柔軟顯示器。
二、OLED的缺點
1、壽命通常只有5000小時,要低于LCD至少1萬小時的壽命;
2、不能實現大尺寸屏幕的量產,因此目前只適用于便攜類的數碼類產品;
3、存在色彩純度不夠的問題,不容易顯示出鮮艷、濃郁的色彩。
“OLED電視”和“LED電視”有本質區別:
LED電視,實際上仍然是 LCD液晶屏幕,只不過背燈由原來的CCFL熒光燈改用了白色LED照明,故又稱呼WLED(白光二極管)。
OLED電視,已經不再需要LCD液晶面板,RGB色彩信號直接由OLED二極管顯示,幾乎已經不存在液晶的可視角度問題。
“OLED電視”與“PDP等離子電視”比較:
PDP等離子電視與OLED電視差距巨大,等離子技術被用在各品牌的高端產品系列,但由于高昂價格,市場上等離子電視產品寥寥無幾,未能得到普及。再加上隨后 LCD 液晶屏幕的高速發展與市場普及,等離子電視雖然被認為畫面仍優于LCD,但其笨拙的產品體積、高于LCD數倍的價格,實際上已名存實亡了。
雖然PDP在對比度、色彩、響應時間都高于LCD產品,其畫面能和OLED媲美,但是,OLED顯示產品在可以提供的顯示密度、可視角度、單位能耗亮度等方面依然顯著領先于PDP技術的產品,特別是在產品理想厚度上不到PDP的十分之一,顯得更為輕薄。
從制造成本上,在大尺寸顯示方面OLED和PDP幾乎旗鼓相當。但是生產線建設上,OLED的成本顯著高于PDP,可能達到PDP產品生產線建設投資的數倍甚至是10倍。這是OLED產品量產的一大瓶頸。
雖然OLED產品的制備投資更為巨大,但是PDP產品依然沒有在市場中占據優勢的可能。因為同樣比PDP投資巨大的LCD產品已經獲得了針對PDP主要的大尺寸顯示器件的市場優勢。這種優勢會被可以繼承LCD生產線的OLED技術全部繼承?;蛘撸梢赃@樣認為,今天LCD的成功已經幫助OLED完成了第一步的投資。LCD向OLED的轉化和升級不可避免,LCD戰勝PDP的情景會被OLED在不遠的將來繼承。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