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腫瘤等重大疾病,如何精準用藥,一直是醫療界的研究方向。記者近日從張江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采訪獲悉,基地內的第三方生物醫學檢測機構將與上海的三甲醫院合作,共同建設“高發腫瘤及遺傳性疾病基因檢測示范中心”,通過基因檢測獲取的數據,為腫瘤病人尋找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所謂基因檢測,是指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針對腫瘤的基因檢測能起到什么效果?中科院院士、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國屏展示了一個案例:一名49歲的女患者確診“結直腸癌肝轉移”,不能手術。基因測序數據表明,患者是“低拷貝基因型”。醫生據此從多種候選藥物中篩選出毒副作用較少、對患者藥物療效好的一種藥物。經過數月治療,患者的腫瘤標志物恢復到正常水平。
這樣的個性化治療,未來有望逐漸普及。從宏觀層面的對“癥”下藥轉向微觀角度的對“因”用藥,不僅使患者的治療更加精準、更加有效,還有助于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醫療支出。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聲明:除特別說明之外,新聞內容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