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日常工作中,靜脈輸液是臨床最常見的治療手段,但是有一個相當煩人的難題一直困擾著醫護人員、病人和家屬,即“輸液安全”問題。輸液護士每天都在進行輸液操作,一旦病人出現輸液并發癥、對輸液反應敏感或者接瓶不及時,護士很可能就是被責怪的對象,而事實上很多時候護士是完全不知情的。近年來,由于醫院輸液過失已引發過不少醫療事故、醫患糾紛,所以輸液中的這些情況已經暴露出了普通一次性輸液器在輸液操作方面的一個先天性安全缺陷和隱患。確保輸液安全,是病區護理管理的工作重點,可以有效地減少護理差錯和糾紛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升醫院的社會效應。
醫院靜脈輸液發生安全隱患的原因
客觀因素:
病區輸液環境相對復雜,病房都是相互隔開,與護士站的聯系只能通過家屬或者護士查房巡視;病區輸液流程很復雜,信息化較差的醫院,并不能保證有效的三查七對。
主觀因素:
病區病人呼叫求助相應慢,過多依賴于病人或家屬;病人知識缺乏:根據自己的時間需要自行調節輸液滴速;多組輸液的患者,對醫囑理解錯誤,未經過護士自己終止輸液,遺漏治療。
華為無線物聯網攜銀江智慧醫療移動輸液監控系統應勢而生
基于上述靜脈輸液中易發生的安全隱患,僅僅將輸液的安全意識依靠病人的主動性操作,往往會存在疏漏,輸液過程中的安全不能很好的保證,可靠性不高。在醫護市場上需要一種護士和病人雙向互動的方式,來達成病區臨床護理各個環節的有效整合,解決輸液安全問題,讓其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典型。華為全無線覆蓋&銀江移動輸液監控系統應勢而生,關鍵技術上利用無線覆蓋,RFID移動識別技術來實現了一個先進、創新、完美的監控系統,為醫院病區的輸液護理帶來了可靠性、安全性、方便性、實用性。
關鍵技術
全無線覆蓋
醫院病房的密度大,墻體環境復雜,信號覆蓋要求不能有死角,需要通過現場實際勘察網規,因地制宜,通過部署全無線Wi-Fi覆蓋,保證了醫院院區各個區域的無線部署。華為的無縫漫游技術,保證醫護人員在病房內活動的場景下,在不同AP間快速平滑切換,業務無中斷,從而實現了院內移動無縫漫游,真正滿足無線查房,移動護理等業務不中斷,無重認證的要求。同時由于移動輸液的物聯網應用,要求Wi-Fi網絡能夠無縫對接互聯網,做到統一管理。
RFID射頻識別技術
RFID射頻識別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是一項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交變磁場或電磁場)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目的的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并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作為醫療物聯網應用的關鍵技術之一。
華為攜銀江智慧醫療打造移動輸液監控系統
圖1:移動輸液監控業務功能圖
在輸液監護管理系統中,華為物聯網AP4050DN-E支持802.11acwave2標準,讓多用戶接入性能有大幅提升,整機速率達867Mbps(5GHz)+400Mbps(2.4GHz)即1.267Gbps。AP4050DN-E具備上行雙網口,其中一個網口即可做上行也可做下行使用;用作上行時可保證數據冗余備份,下行時可提供PoeOut功能,可以與第三方物聯網模塊集成對接,使物聯網方案擴展更加的靈活。
華為攜銀江智慧醫療打造移動輸液監控系統
圖2:物聯網AP4050DN-E支持3路RFID模塊擴展
AP4050DN-E自身內置藍牙模塊的同時,提供三個Mini-PCI-E接口。其內置藍牙配合華為eSight網管的藍牙定位方案可以實現1m精度的定位。通過Mini-PCI-E接口可以擴展ANT插卡并可實現藍牙、RFID、Zigbee等物聯網模塊擴展,并且支持不同插卡混插,也支持單AP同時插多塊相同協議的插卡,在后續物聯網擴展時可以根據實際使用場景不同靈活選擇。
本系統結合全無線覆蓋和RFID移動識別技術,對整個輸液安全實現有效、高效的管理。該產品可以為醫院和病人帶來五大價值:
1、幫助病人:安心就醫,享受服務
2、幫助醫生:優化流程,提高效率
3、幫助護士:保證安全,改善服務
4、幫助管理者:規范流程,輕松管理
5、幫助醫院:降低成本,提升品質
華為無線物聯網&銀江智慧醫療打造的移動輸液監控系統采用先進的RFID技術,報警器無線傳輸,無需布線,適合工程改造,可以分樓層組網;同時向護士站自動報警。不僅實現了對醫院病區輸液的安全監控,監控住院病人的輸液全過程及狀況,進行有效的統計和匯總功能,也無形中為醫院創造了價值,提高了醫院病區的輸液和服務效率,提升了醫院的社會聲譽,進而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