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后排中間位置進行過長途旅行的朋友一定知道,中間那個位置是多么的不爽。小編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只能通過不斷地換座位來減輕屁股的負擔。
后排地板凸起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不僅在轎車上非常常見,就連一些SUV也難以做到純平。特別是一些后驅或者四驅車上,凸起非常明顯。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這并不影響車輛的使用性能,但是有的車凸、有的車平這個現象確實困擾了不少車友。
在網上,也有各路大神對此發表過看法。他們說的是否準確呢?
1.預留四驅
有些網友認為中間凸起是為了給四驅系統預留位置的。這句話是不夠準確的,確實,有些車型會同時存在四驅版本和前驅版本,中央凸起正好可以容納傳動軸。比如,馬自達昂克賽拉,大眾高爾夫,以及一些SUV車型等。
從逍客的底盤不難看出,排氣管只占據了中央凸起的一個側邊,剩余的部分很明顯是預留給傳動軸的。事實上逍客在海外是具有四驅版本的,雖然國內暫時沒有四驅版本,但已經作了預留了。
為什么又說不夠準確呢?
因為并不是所有車型的后排凸起都是為了預留四驅的。比如大眾的朗逸,這是一款中國特供車,目前也沒有在售的四驅版本。對于這個級別的車,相信也不會預留四驅系統的。然而卻有非常明顯的后排凸起。
這就要進行核心問題的探討了,為什么那么多沒有四驅的車就不能把后排做平呢?
有的網友發表言論:有突起的,地板強度更高,更安全。這完全是一句外行話了。
2.有凸起地板強度更高?
如果單純的把一款車的后排凸起變成平的地板,而不做任何其他的變更,那么車體剛性必然降低。這也是一些人認為有凸起強度更高的原因。但是,哪個品牌會傻到這樣做呢。汽車的車體剛性和安全都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汽車的設計之初便會有完整的解決方案。如果后排地板做平,必然會有相應的措施來彌補。通過一個后排凸起來斷定車體的剛性和安全性,完全是空穴來風了。
其實要粉碎這個謬論很簡單,只需要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IIHS公布的最新一批獲獎車型里面,本田2016款CRV獲得了TSP+的頂級稱號,而這款車的后地板卻是平的。另外一些有明顯凸起的,卻未能入榜。
消費者都會很在意汽車的安全性,但如何獲知一款車的安全性?與其在網絡聽信一些沒有任何依據的言論,我們更建議參考國內外的官方碰撞測試成績。
也有一些網友指出,凸起是用來布置排氣管的。沒錯,現在大多數前驅車的排氣管都是走中央地板通道的。凸起好處是,可以抬高排氣管離地高度。因為排氣管和發動機相連,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會有明顯的上下波動。如果高度不夠,很容易于地面發生磕碰。
但布置排氣管和后排凸起并不是一一對應關系,畢竟一些轎車的后排都已經做平了。
好了,來回答上面那個問題吧,為什么那么多沒有四驅的車就不能把后排做平呢?
3.凸起的的真相
是錢的事,也不僅僅是錢的事。
把一個有凸起的汽車改成一個沒有凸起的的汽車,至少需要修改以下零部件:
1)底板結構
2)排氣
3)手剎拉鎖
至少會影響到以下性能:
1)車體剛性
2)NVH
3)通過性
隨之帶來的,則是各方面成本的上升。所有這些零件的變化,性能的變化,都需要進行新的一輪主機廠和供應商的開發驗證,才能讓車輛的性能保持在一個良好的水平。而這一切必然會產生昂貴的開發費。對于不同廠家來說,做平帶來變更規模也是不一樣的。在極端情況下,整車的基本性能大多將被推翻,需要進行一整輪重新的開發驗證。
不僅僅是開發費,整車的制造成本的同樣會有大幅上升。現在的汽車開發都是基于平臺的衍生,一個車型的變更,將導致不能和其他同平臺車型共用一些零件來分攤成本了。重新開模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也必將拉高汽車的售價。
但是,只要舍得投入,這些問題總是能夠解決的。錢能解決的事,都不是事。
真正讓主機廠退卻的原因是,即便做了這些工作,對汽車魅力的提升似乎也沒有多大。據調查,在眾多影響消費購車的因素當中,后排凸起的排序是非常靠后的。畢竟,一輛車的滿載的情況是比較少見,而作為車主本人更是很難有機會去體驗。那么,即便一款車把后地板做平了,因為這一點而選擇購買這款車的消費者想必也是非常有限的。作為主機廠,在綜合考慮性價比時,相信大多都會妥協了。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