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跑,地震了……”一陣緊急短促的警報聲響起。別擔心,這不是地震現場,而是南京鼓樓區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現場。出動無人機航拍“災情”是本次演練的一大亮點,也是鼓樓區首次出動無人機執行抗震救災偵察任務。記者了解到,地震災區,用無人機航拍災情已很常見。
今天是全國第八個“5·12”防災減災日,昨天,江蘇省地震局、鼓樓區政府、南京市地震局等部門聯合在鼓樓小市街道復地新都廣場舉行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模擬了2016年5月11日上午10:10,南京發生5.5級地震的場景。隨著第一聲連續短促的警報聲的拉響,復地新都國際小區居民進入緊急避險狀態,鼓樓區啟動II級響應預案。在室內的居民就近躲到堅實的家具下,部分在電梯里的居民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其余人員緊貼電梯墻壁躲避,一旦停下,迅速有序離開電梯。居民依次在樓道長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快速、有序撤離到小區中心廣場的應急疏散點。疏散點設有醫療救護組、食品發放組、心理安撫組以及后勤保障組,現場各組通過人員模擬受驚嚇、昏迷和受傷的情景,示范了心肺復蘇和包扎步驟等急救知識,并由專業人員同步講解急救常識。
現場,一架無人機很快升空。據介紹,無人機在震區上空飛行了22分鐘,回傳地面受災情況,并將圖像數據傳送至抗災指揮部,給救援部門提供相關的信息。“這架無人機又名空中搜索探測機器人,實際已多次在地震搜救過程中應用,它的探測精度達到0.1米,可在200米低空連續飛行100公里,為災后搜救工作提供參考和依據。”工作人員介紹說。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