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長安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緩緩駛入位于房山的長安汽車北京公司大門,自4月12日起,歷時近6天,途經四川、陜西、河南、河北等全國多個省市及地區后,總里程約2000公里,最終抵達北京。
無人駕駛是怎樣的一種狀態?請看視頻:
那么,長安無人駕駛汽車是如何啟動、停車、變速?如何變道超車?又是如何轉彎,避讓行人?請繼續看此文!
一、如何啟動,停車,變速?
第一個動作——點擊啟動、停車
打開終端,點擊“GO”,長安無人駕駛汽車便啟動了!就和操作手機一樣簡單,此時的無人駕駛車,就像是一款裝載在手機中的app,開始自動運行。啟動就是這么簡單!到達目的地后,按下“STOP”即可停車,結束行程。
第二個動作——自動變速
長安無人駕駛汽車搭載的無人駕駛系統,能根據道路車輛情況,自動調節車速。在行車之前,車主預設時速,在預設時速范圍內,無人駕駛車會根據路況自動加減速。省時!省力!省油!
二、如何變道超車?
無人駕駛系統會通過雷達和眾多感知設置判定前方障礙物及左右側通過情況,自動判斷超車時機。如果系統判斷適合超車,會自動完成超車動作。
當車輛偵測到適合安全超車時,通過前攝像頭、激光雷達等設備對道路及指示牌等限制條件進行判斷,發出“超車請求”經過允許后車輛可以自動進行安全的變道超車。
“駕駛員”下達變道指令后,無人駕駛系統通過攝像頭和雷達判定前方道路標識,判定是否為安全超車情境,如為安全超車情境,系統通過多個雷達掃描判定周圍障礙物情況,自動判定安全時機完成車道變更并超車。如不是安全變道情境,系統會拒絕超車,待到情境安全時,再給予提醒。
三、如何轉彎,如何避讓行人?
第一個動作——如何轉向
長安無人駕駛汽車通過GPS數據判定前方是否有轉向需求,如有轉向需求,激光雷達會及時對四周障礙物進行識別并在確保道路情況安全的情況下進行轉向。
第二個動作——如何避讓行人和障礙物
無人駕駛汽車通過雷達與攝像頭及時對前方道路情況進行探測,如發現行人或障礙物,無人駕駛系統根據行人或障礙物距離、移動速度與方向,發出減速指令,確保車輛不與前方行人或障礙物發生碰撞。如此操作既保證了車外行人的安全,也兼顧了駕乘人員的安全以及良好的駕乘體驗。待前方行人完全通過,無人駕駛系統則命令車輛重新啟動,進入行駛模式。
操作看似簡單,長安對無人駕駛汽車駕駛員有何要求?
據了解,目前,整個長安公司持有專門的“無人駕駛汽車駕照”證件的僅有5人。想要持有該證件,第一,你要考取國家機動車駕駛資格證,第二,國家機動車駕駛資格證滿3年,第三,要通過長安汽車內部進行的審核考試。目前,長安沒有對外招考。而且,無人駕駛汽車在進入匝道、服務區、加油站等路段時,駕駛員還是需要介入的。
長安無人駕駛汽車其它無人駕駛技術:
一、識別交通標志
長安無人駕駛汽車可以通過攝像頭來識別高速公路上面的限速標志,當車輛自動捕捉到限速標志,會主動提示“駕駛員”是否需要降速。待“駕駛員”確認后,系統會自動把速度降下來。
二、停走型自適應巡航
通過車頭攝像頭及感應裝置輔助,長安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實現從0公里到100公里全速自動巡航。當車速低于40km,長安無人駕駛汽車無需交由人工接管。在前車停下之后會逐漸剎車,前車啟動后后再跟隨前車啟動,當出現交通擁堵時,長安汽車無人駕駛系統無疑可以讓“駕駛員”更輕松應對。
三、自動沿著單車道進行自動駕駛
長安無人駕駛汽車可以通過攝像頭和雷達,識別車道線,360度感知周圍環境,實現車道內的自動加速,自動轉向和自動減速。本次測試中,即便是在光線不足的隧道,長安無人駕駛汽車依然實現了全程無輔助通過。
附:長安無人駕駛汽車技術資料
在此次長距離的測試中,長安無人駕駛測試車輛通過前視攝像頭、前視雷達、激光雷達、高精地圖及諸多智能尖端科技實現停走型自適應巡航、自動沿著單車道進行自動駕駛、高速公路的交通擁堵輔助,不僅如此,在駕駛員提出請求或確認后主動更換車道,實現超車換道。同時,在無人駕駛車輛高速巡航過程中,還可實現主動識別高速路旁限速標志和解除限速標志等功能。
此外,長安汽車除了通過獨立技術研發實現自主知識產權,并與博世、百度及清華大學等一流零部件企業、跨界互聯企業、高校院所和MTC組織等四個領域深度合作,提升了智能化技術水平和加快產業化進程。長安汽車還將整合全球資源,打造全球智能化汽車研發體系。已在長安汽車研究總院設立智能化技術研發中心、長安美國中心設立智能化研發部門、同時準備在硅谷設立辦事處、在印度建立離岸軟件中心,形成長安“全球布局、各有側重”的全球智能化汽車研發格局。
通過本次重慶到北京的實際道路測試,不僅是對以上三級自動駕駛的主要功能和技術進行真實道路測試,更是為后續工程開發和性能匹配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預計在2018年,長安汽車將達到無人駕駛標準,并實現部分量產任務。
附:長安汽車更多信息
通過在無人駕駛方面完成技術研發,長安汽車實現了在睿騁和CS75的量產車型上搭載全景輔助系統、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科技配置。其中,并線輔助與全景輔助系統還做到了中國品牌首發;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前防撞預警系統、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即將(2016年)在睿騁、CS75、逸動、CS35等車型正式量產。
根據長安汽車面向2025智能汽車技術發展規劃,2015年形成400余人的智能化技術專業研發團隊,2020年要達到1000人規模。長安汽車已經完成智能化研發所需設備、基礎建設和試驗場地的方案和投資規劃確定,計劃到2020年將累計投入50億元,開展智能化汽車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