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共有在運核電機組438座、在建核電機組70座,核能發電量約占全球總發電量的12%。全世界核電運行經驗已超15660堆年,在運核電機組的平均年齡超過“28歲”。
大陸核電安全運行20多年
我國大陸共有22座核電機組在運行,裝機容量1911萬千瓦;有26座在建,裝機容量2860萬千瓦,核電發電量約占總發電量的2%。
我國大陸核電至今已安全運行20多年,一直保持優異的安全運行紀錄,從未發生2級以上的核事件。中廣核集團大亞灣核電站自1994年投入運行以來,1號機組已安全運行20年,連續安全運行4300多天,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3300多天,在全球同類機組中分列第一和第二。20多年來,大亞灣核電基地安全業績不斷提升,主要指標已穩居國際先進水平,創造了國際一流的安全運行業績。
此外,通過世界核能領域持續不斷的努力,核電站安全性已經得到極大提高。目前,我國在役運行的第二代壓水堆核電站,發生大規模放射性泄漏事故的概率已經降到了約百萬分之一。而我國引進的AP1000第三代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由于采用非能動安全技術,發生大規模放射性泄漏概率降到了約五千萬分之一。
核電是清潔環保經濟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核電對環境影響最小,它既能滿足能源需求,同時又是抑制日益增長的空氣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的有效解決辦法之一。比較百萬千瓦級的火電廠和核電站每年向大氣排放的有害物質,火電廠排放二氧化碳約為600萬噸、二氧化硫約為5.8萬噸、氮氧化合物約為3.8萬噸,而核電是零排放。因此,核電是清潔的環保的能源。
另外,從經濟方面來說,雖然核電的前期投資大,約是煤電的2.5倍,但是核電站投入運行后,1公斤的鈾全部裂變所釋放出的裂變能,大約相當于2400噸煤或2000噸石油燃燒所釋放出的能量。一座百萬千瓦的火電廠一年需要300萬噸標準煤,而核電站只需要幾十噸低濃縮鈾原料。因此,核電是一種經濟能源。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