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簡介/概述
散熱器熱分配表熱計量分攤系統是一種以熱水采暖系統散熱器的散熱特征值為主要依據,分攤建筑總供熱量的供熱計量分攤方式。該分攤方式是測量建筑采暖系統中的每組散熱器的散熱特征值,計算每組散熱器的散熱量占比,用以分攤建筑總耗熱量。建筑內每個住戶的分攤熱量值為該住戶室內所有散熱器分攤熱量的總和,從而實現分戶分攤計量。
熱分配表熱計量分攤方案以每組散熱器的散熱量占比為依據分攤熱量,即適用于垂直單管供熱系統,也適用于雙管分戶供熱系統,但僅適用于散熱器采暖系統,不適用于地板輻射、天花板輻射、帶風扇散熱器等采暖系統。系統施工只需在散熱器表面安裝熱分配器,不參加供熱系統運行,無需改造既有供熱系統,施工量小,方便易行,在既有單管串聯系統熱計量改造中尤其適用。
京源熱分配表設計采用電子式熱分配表,具備無線通訊、有線M_bus或RS485總線通訊接口,現場參數查詢顯示,安裝便利,組網方便。
熱分配表熱計量分攤系統示意圖
該系統方案還可同時集成熱網能源管理系統方案,包括換熱站及熱源節能改造方案、供熱管網水力平衡改造方案、熱網監控調度方案等,最大程度實現供熱節能目標。
二、方案原理
電子式熱分配表通過溫度傳感器測量散熱器的特征溫度,并通過積分以與相應采暖時間進行積分,其顯示值是散熱器被測量特征溫度與時間積分的近似值,或是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與室內溫度的差值對采暖時間積分的近似值。顯示值經修正后是散熱器的熱耗量在整個熱消耗總量中所占的份額。
電子式熱分配表的供熱計量原理是基于傳熱學理論,散熱量與溫差的關系為非線性關系,可根據散熱器的表面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之差,計算其散熱量。
其應用公式是:
q=qn(△t/△tn)n
式中:qn—散熱器的標準散熱量
△t—實際情況下熱媒平均溫度和室內溫度之差
n—散熱器的換算指數
△tn—標準情況下的計算溫差,計算公式:△tn=(tV+tR)/2-tL
式中:tV—散熱器的進水溫度
tR—散熱器的回水溫度
tL—房間的空氣溫度
電子式熱分配表安裝在用戶每組散熱器表面,由溫度傳感器獲得散熱器表面溫度和室內溫度的實時值,通過A/D轉換器使得溫度信號數字化,送到CPU進行數據處理,計算實時溫度及散熱器散熱量積分值,并進行數據存儲、顯示,同時可通過通訊接口遠距離傳輸與計算機和通訊網絡連接。
樓棟熱力入口處安裝樓棟熱量表計量整棟樓的總耗熱量作為用戶熱量分攤依據,安裝一臺采集計算器采集樓棟熱量表的供熱運行數據和樓棟各組散熱器的電子式熱分配表測量值,并根據用戶散熱器數量和相應電子式熱分配表的數據計算分攤每戶的用熱量。
采集計算器下行與熱量表、電子式熱分配器之間采用無線或M_bus或RS485總線方式通訊,定時采集表具數據;上行與管理中心數據終端采用GPRS無線網絡遠程通訊,實時上傳熱量表及各用戶、散熱器的計量、分攤數據。
三、方案特點
1、熱量按用戶散熱器散熱量分攤樓棟總耗熱量,方案簡單,易于實現;
2、電子式熱分配表內置多種散熱器參數,并根據實測數據修正,適用性強;
3、本地分攤,分攤周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數據采集、熱量分攤計算在采集計算器中進行,熱計量系統架構、管理更加合理、可靠;
4、實時遠程抄收、監測管理供熱系統及用戶用熱狀態;
5、系統適用于各種散熱器供熱采暖系統,不參加供熱系統運行,不必對住戶既有采暖系統進行任何改造,利于實施;
6、系統施工、調試、運行、維護簡單方便,成本低,利于推廣應用;
四、功能描述
1)、系統功能:集供熱計量、控制、計費、節能等多功能于一體;
2)、計量分攤功能:按樓棟計量采暖總耗熱量,根據電子式熱分配器測量的散熱器散熱量分攤總耗熱量,簡單易行;
3)室溫調控功能:用戶根據室溫需要自主調節溫控閥改變散熱器供水量,自動室溫平衡控制,保障用戶用熱節能,真正實現分室溫度調節;
4)遠傳監控功能:實時遠程監控、管理供熱系統及用戶供熱運行狀態;
5)異常報警功能:系統設備異常防護、監視功能保障系統安全穩定;
6)本地顯示查詢功能:電子式熱分配器本地顯示散熱器運行數據,采集計算器可配置液晶觸摸屏實現用戶供熱信息的現場查詢,方便調試、運行、維護;
7)數據共享功能:數據遠距離傳輸至管理平臺服務器,可與供熱管理部門或金融收費部門實現數據共享,易于管理、收費等;
8)供熱系統改造簡易:電子式熱分配表不參加供熱系統運行,用戶采暖系統無需進行改造,系統施工改造簡單方便,利于實施推廣。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