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搜索一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就能夠看到多家汽車制造商關于油耗的廣告,標題極具誘惑:“某某插電式混合動力百公里油耗僅1.9L”、“某某發布插電混合動力原型車油耗僅2L”、“六款大型SUV齊推插電混動油耗最低2L”等,這么大型的車型,動輒將油耗為何如此之低。大家都讀了這么多年書,不要騙大家,真的?假的?
上述的油耗是按照相應的規則計算出來,但在發布時,一方面沒有把計算方法講明白,另一方面僅發布折算后的油耗,而沒有發布電耗。我們根據相應的規則進行反向計算,看看這些油耗到底是多少。當然反向計算的油耗,也僅僅是工信部發布的油耗。不保證這些測試過程中出現的種種貓膩,以及工信部發布的油耗,和實車之間的差異。
本田雅閣插電混動
第一、插電式混合動力油耗如何計算?
筆者查詢了現有的計算標準,其中GB/T19753-2005《輕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量消耗量試驗方法》,對于油耗計算做了明確的規定,包括相應的試驗方法、試驗程序以及試驗結果處理。
先展示公式:
我們先看分子部分,它分為兩段,第一段是純電動工作的時的油耗,按照我們國家標準工況里程大概是11公里左右,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續駛里程遠高于這個數,發動機不參與工作,這部分油耗是零。
第二段進行此時發動機工作時的油耗,也即是我們通俗理解的電能低于某一狀態后,發動機啟動,電量維持型(CS)工況,這個數據與系數(25km)的乘積就構成了分子。
再看分母,就是我們純電動續駛里程與系數之和,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計算,不充電的情況下,相應的真實油耗了,例如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公布的油耗是1.6L/100km,續駛里程是70km,這個時候它的發動機工作時的真實油耗:
油耗=(1.6L/100km)*(70km+25km)/(25km)=6.08L/100km
這個時候,只要你知道它發布的油耗,以及相應的續駛里程,按照上述的公式,可以簡單地知道它在發動機工作的時候,“真實的油耗”是多少。
不過,值得一提的時候,筆者之所以加上雙引號,因為這個真實的油耗還僅僅存在工信部的標準工況上,具體實車油耗,無論是市區還是市郊,自己心里要有系數的。
第二、工信部為什么要給出如此計算方法?
我們也可以看到,真實的油耗與發布的油耗差距太大,如果汽車制造商采用這種方式,在廣告上能夠有著更好的效果來“忽悠”消費者,那么為什么規則制定者——工信部還這樣做。
關于為什么政策支持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說來話長,主要是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特別是純電動汽車的發展,但是純電動汽車的市場化不足,包括充電樁不足,消費者對于整個電動車的系統擔心,讓我們看到的純電動汽車“叫好不叫座”,這種擔心很難用解釋來解決,只能依靠引導。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成為一種折衷的選擇,首先對于消費者來講,有充電條件的話可以進行充電,沒有充電條件的話,還可以使用汽油,至少使用是沒有問題的。包括國家補貼、地方政府等補貼后,性價比相對較高。
對于國家來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具備充電行駛的能力,擁有一定程度的純電續駛里程,可以作為一種過渡。這一油耗計算標準,反映的正是政府的引導意圖。
不過,油耗是多少,以及如何進行辨別,消費者心理還應該有桿秤的,不信廣告信療效,就是這個意思。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