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產業基地智能微電網示范項目(簡稱北京延慶微電網項目),位于北京市八達嶺經濟開發區新能源產業基地的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器內,孵化器占地面積100畝,總建筑面積7.2萬m2,建有24棟獨棟廠房以及1棟園區綜合辦公樓,已建設2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由國家能源局、北京市、延慶縣共同投資,延慶縣發展改革委員會與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建設,由北京北變微電網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的EPC聯合體負責實施,是國內首個政府主導的較大規模的新能源應用及智能微電網示范項目。項目總投資約為1.26億元,項目包括1座10kV開閉所、3座配電室、24座建筑能源小屋,通過已有的配電網接入上級10kV電網,微電網的總變配電容量為5500kW。詳細情況如下:
項目建設內容
項目包括以下十項內容:
系統規模大、要素全、綠色供電:光伏發電接入1.8MW,配合風力發電60kW,各類儲能系統2.5MW(3.7MWH),新能源與多元儲能系統集中結合分散式設置,滿足近期園區全綠色供電,并可適當向市網送電。該微電網具有風、光、儲、變、配、用、調、通智能電網的八大要素,充分展示了綠色能源,高可靠供電,智能用電的先進理念及技術。
一體化智能調度管理及綜合展示:微電網分布式能源與新能源、智能配電、智能用電、能源管理有機結合,以及智能微電網新技術展示需求,建設綜合一體化的智能微電網控制與能源服務中心、展示中心,實現各個環節的優化與自適應互動控制、用電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以及互動展示。
中央控制技術:在各級微電網分別配置中央控制器及微電網專用快速測控模塊,中央控制器配置專業的邏輯控制軟件包,實現對微電網系統的實時模式控制、電源與負荷的實時動態調節,確保微電網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系統集成技術:通過系統集成技術,實現新能源接入、配電智能化、用電智能化等,完成微電網的信息整合和共享、綜合監控、穩定運行控制、能量管理以及經濟運行管理功能,同時實現微電網電量計量及結算功能。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