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瓦阿爾托,光比建筑先行
并沒有很多專業像設計一樣,通過視覺評價和表現,傳達大部分的信息。
大家看阿爾瓦·阿爾托的手稿圖片,細看之下,發現這這不像是建筑設計,一看就是照明設計是不是?
因此我們覺得,我們能夠做照明也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情,阿爾瓦·阿爾托全世界排名第五,圖面的表達都是關于光線的走向,人的閱讀呀、景物的表達,墻面如何用光來反射來構筑空間。
這也是我們把他的精髓總結為“光比建筑先行”的原因。
圖: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的一款燈具,光源通過多重的反射,柔和地往外散發。
他在很多的建筑設計上注重表達的,首先就是如何把太陽光很柔和的導入進來,阿爾瓦·阿爾托的辦法就是加大深度,光讓它走累了以后出來就比較柔和,一定要讓光慢慢的走。
圖:自然采光井和燈具結合在一起,深度較大的采光井讓自然光的進入相當柔和。
設計感與效率的平衡
很多讀者(尤其是理科男)看到這里就會產生一個疑問:建筑和燈具上,用了那么多手段方法讓光間接甚至多次間接,會造成多大的效率損耗啊?
買一個80瓦的燈泡然后調到2瓦,為什么這么做?
圖:在阿爾瓦·阿爾托的作品中,隨處是見光不見燈的間接照明體現,間接照明的結果就意味著效率的損耗。
這是設計師在設計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產品的研發從數據的角度拼命想把技術參數做高,發光效率越來越高,但建筑設計師、照明設計師在某些項目上卻會想辦法讓光的效率降低,這是為何?
比方說一個動物,一個馬,野馬是不能騎的,騎的馬都是經過訓練的,馴服之后的野馬就溫順了很多。光也是一樣,從光源來時光都是野性的,被馴服后,光才會變得柔和。
一柔和就高級?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身邊的例子,但凡酒店、餐廳中,是否檔次越高環境越暗?最通透明亮的想必是經濟連鎖酒店,最亮的餐廳毫無疑問是肯德基。
實際上,這是人的心理對光與空間營造氛圍的暗示所然,光柔和,人就會感覺柔和,光緩慢,人的觀感就會緩慢。
圖:無論是中式古典的安曼法云,還是西式時尚的W酒店,都是“暗”調的,低亮度的空間為顧客帶來了私密性和緩慢的情調。
如何變得柔和?間接。
當然,代價就是犧牲一定的效率,但效率的損耗一定要用“犧牲”來形容嗎?
未必,法國大餐為什么感覺高級?盤子跟臉盤一樣大,上面就放一小口,東北菜為什么不高級?盤子很小,然后給你拿出來以后恨不得倒在外面,滿滿的,滿滿的像堆山一樣。
我們需要的是什么?是填飽肚子的功能,還是心情愉悅的享受或者身份認同,這是截然不同的需求背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定位”。
“定位”,也是所有設計開始前的最重要邏輯,阿爾瓦·阿爾托推崇的光比建筑先行,實際上充分體現了他對設計是完全服務于人的理解。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