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考古學家們在一個停車場發現了英國國王查理三世的遺體。如今,科學家們制作了一個可通過計算機屏幕多角度觀察的3D場景,真實地再現了這位充滿著爭議的英國君主被發現時的情景。
據了解,這個可互動的3D模型是在本周二正式發布的,人們可以用身臨其境的方式(甚至可以使用虛擬現實(VR)頭盔)在3D模型在線平臺Sketchfab上看到這金雀花王朝的國王簡陋的墓葬。如今正是查理三世的一次重新在萊斯特大教堂下葬的一周年。
查理三世是在1485年的戰爭中被殺的,這也標志著綿延幾十年的王位爭奪戰——玫瑰戰爭——的終結。亨利·都鐸(Henry Tudor)成wile這場戰爭的最后勝利者,并成為英國國王,也就是亨利七世。
據歷史記載,查理三世戰死后尸體曾被裸體示眾,最后被埋葬在一個貧窮的墳墓中,直到2012年被發現。2015年3月22日至26日,英國社會為這位最后一位在戰場上戰死的英國國王舉辦了一次極其隆重的皇家葬禮,并將其重新埋葬在萊斯特大教堂。
為了能夠讓每一個人都能清楚地看到查理三世第一次墓葬被發現時的現場細節,萊斯特大學聯手Sketchfab打造出了其墳墓和骸骨的精確展示場景。
為了制作這個3D場景,研究人員們使用了從多個角度拍攝的照片和一個復雜的攝影測量軟件。
“攝影測量提供了很好的分析工具,能夠讓我們從一些在現場開挖時不可能實現的角度審視這座墓葬,而且使我們能夠在國王的墓葬開挖完成之后不受時間限制地繼續對其進行研究。”萊斯特大學考古服務現場主管Mathew Morris在一份聲明中說。正是他最先發現了查理三世的遺骸。
該3D模型的互動功能可以讓用戶放大各個角落,并在墳墓周圍觀察。用戶甚至可以近距離觀察到查理三世的遺骨表現出來的扭曲的脊柱和處于不正常位置的頭部。
從這個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墳墓很短,以至于查理三世的身體都不能平躺,而且連個棺材也沒有,墳墓的底部也不平整,所有這些痕跡都反應出埋葬者敷衍了事的心態,讓人不禁感嘆一世梟雄就如此歸于塵土。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