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興起則為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開啟了一扇大窗。各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受利蓬勃發展,并衍生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個人局域網(PersonalAreaNetwork,PAN)。現有辦公環境中已經存在了本地或者局域網絡,以及用于連接外部世界的廣域或者全球網絡——因此,建立起一張個人可以攜帶的近距離網絡并不荒誕。
實際上,由于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個人無線接入點設備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也能夠說明隨著3G或者4G移動通信回程鏈路的普及以及利用單臺無線集線器連接多臺設備帶來的寶貴機遇,這讓該設備已經變成了一種不僅非常簡單而且效果十分突出的實用選擇。
但從理論上看,由于移動電話可以支持無線網絡,因此用來建立個人熱點屬于一種十分常規的做法;不過,這一設想在用戶看到移動運營商為個人熱點制定出的高昂收費標準后就會馬上打消起來,移動運營商似乎非常厭煩多臺設備共享同一移動通信連接的做法;即便這些設備都屬于同一用戶,但只要不能直接收費,所面臨的實際情況就不會有所改變。
國內外現狀:四大技術仍在爭鋒
縱觀國內外個人局域網的研究現狀,其實現技術主要有四種:藍牙、IrDA、802.11與Home RF。
藍牙跳頻快、功耗低、靈活性強,且易于穿透障礙物,實現全方位的數據傳輸,因而在移動設備互聯方面更具優勢,尤其適合那種活動范圍比較廣、要求能和多種設備迅速互聯,如,筆記本電腦、數字無繩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手機等。
IrDA是一種利用紅外線進行點對點通信的技術,具有移動通信設備所必需的體積小、功率低等特點,傳輸速率位于四者之首,可達16Mb/s。由于采取點對點連接,因此受到干擾較少,對于要求傳輸速率高、使用次數少、移動范圍小、價格比較低的設備,如打印機、掃描儀、數碼像機等,IrDA技術是首選。
但需要注意的是,IrDA技術是一項視距技術,中間不能有障礙物,其次,IrDA設備中的核心部件-紅外線LED不是一種十分耐用的器件,對于不經常使用的掃描儀、數碼相機等設備雖然游刃有余,但如果經常用裝配IrDA端口的手機上網,可能很快就不堪重負了。
IEEE802.11傳輸距離長,速度快,適用于公司企業中距離較大的無線網絡。IEEE802.11工作在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的物理層和MAC層,其MAC層利用載波監聽多重訪問/沖突避免協議;而在物理層,IEEE802.11定義了三種不同的物理介質:紅外線、跳頻擴頻方式(FH)以及直擴方式(DS)。IEEE802.11支持1-11Mb/s的數據速率,但由于它的成本較高且功耗較大,因此很少用于個人局域網的實現中。
Home RF是專為家庭用戶設計的,因為這種環境的活動半徑大于藍牙技術規定的活動范圍,而又小于IEEE802.11的半徑。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