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的出臺,普通百姓對光伏發電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不少人開始嘗試在產權范圍內安裝光伏,先知先覺的房地產開發商也已將光伏發電作為了新的增長點。然而,房地產開發商遇到的實際問題是,住宅建筑屋頂面積有限,很難實現規模化安裝,且不能保證每戶業主直接受益。因此,有的房地產開發商就把目光投向了建筑的南立面。山東煙臺中翔置業房地產開發公司就嘗試著在新開發官莊萬潤城的樓盤上,為每戶統一安裝光伏遮陽系統,受到了業主們的青睞,也為光伏應用于住宅建筑提供了推廣的可能性。本人有幸參與了該項目的設計,在設計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觀點。
該項目一期建筑面積162811平米,共有16棟高層板樓,最低18層,最高24層,總計1965戶。按照當地建筑節能減排要求,最初設計在50%住戶南向外窗上安裝光熱板,為住戶提供太陽能熱水。因水管穿堂而過,且水箱占據南向居室一部分室內空間,不受業主歡迎,將平板集熱器改為光伏板,為其中的982戶提供電力。通過對以往項目的調查,這種戶用光伏遮陽系統之所以受到開發商和業主認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便于開發商集中建設,產權歸屬于業主;其二,前期統一設計建設,避免居民私自改造影響建筑外觀;其三,提前預留管線,避免后期對室內的影響;其四,統一建設為光伏系統的質量提供了保障;其五,統一設計和施工避免了后期電力計量和小區電網的改造。特別是如下幾個問題值得關注。
產權明晰。建筑開發商為每家每戶安裝的光伏遮陽產品隨商品房一同賣給業主(光伏遮陽不再另外收取費用),即光伏遮陽的產權最終歸屬于業主,并采用一戶一表的計量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產權明晰,計量準確,用戶可直接享受光伏發電帶來的好處,并從中直接受益。所以說戶用光伏遮陽系統,是最直接將光伏與用戶聯系在一起的一種光伏應用方式。
計量方式靈活。從目前的計量方式來看,如果開發商將小區戶用光伏遮陽通過一個并網點集中并網,對電力公司來說似乎簡便許多,但是對于用戶來說至少存在上網電量計量不清晰的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說,用戶無法享受光伏發電上網部分帶來的直接收益(當地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同時,電力公司同樣要面對,將光伏發電上網部分的收益直接支付給誰的問題。如果開發商和電力公司都同時采取光伏發電量一戶一表的計量方式,則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在前期,由開發商統一規劃設計建設戶用光伏遮陽系統,并對其集中申報,此時光伏遮陽系統可列入開發商產權名下,這也符合《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國能新能[2014]406號)文件精神。電力公司可集中受理集中實施,并對戶計量裝置統一規劃,建設完畢后集中驗收。電力設計機構可以更好的規劃電網配置,避免了后期因用戶加裝光伏發電系統而造成的對電網的改造。
在進入售樓期后,因光伏遮陽系統已辦理過電網接入手續,節省了用戶辦理相關手續的麻煩,用戶唯一做的就是像買房一樣辦理過戶手續,而這中手續可由開發商代辦。電力公司方面也僅需要做戶用光伏系統所有權的變更,不再涉及線路勘查、接入系統設計、驗收等內容。尚未銷售的商品房的光伏系統,其產權仍歸屬于開發商所有,相應的光伏發電收益將歸屬于開發商。
后期維保統一。隨著房屋的銷售,戶用光伏遮陽系統將完全歸屬于業主所有,后期維護不再由開發商承擔,而轉由物業公司或業主委員會認可批準的光伏專業維護單位承擔。這點與《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中完善產業體系和公共服務、運行維護等環節的專業化服務”的要求相一致。
結算方便。戶用光伏遮陽系統屬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前期項目備案和日后產權變更均需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 的模式。電力公司可根據有關規定,對每戶的光伏遮陽系統所發電量和余電上網量進行收購。當然,隨著戶用光伏的普及,電力公司面對未來每家每戶進行電量收購勢必會加大工作量,尤其是收購電價的發放,為此電力公司完全可以用計算機處理大量數據及與銀行機構聯合處理加以解決,或與物業公司合作以解決結算問題。
并網和三相平衡。因為是戶用光伏遮陽系統,光伏組件的安裝量不多,采用微型逆變器作為直流轉交流的設備,通過微型逆變器并入用戶電網。微型逆變器輸出通常為AC220V,其它電參數取自并網交流側。考慮到三相平衡,可由設計單位在設計階段根據電力配電對戶用光伏系統進行分組匹配。
通過該項目的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在住宅建筑上應用光伏,其市場潛力巨大,不僅商品房存在剛需,而且既有住宅數量龐大。關鍵的問題是商業模式,也就是要走出一條戶用光伏系統的路子。戶用光伏遮陽、戶用光伏陽臺,甚至戶用窗下墻,都可以有效解決光伏走進千家萬戶的問題。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