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智能化工廠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不論什么行業,最初的生產都是大批量生產,隨著技術及時代的發展,市場上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逐漸增強,迫使企業由大批量生產轉向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更進一步,將逐步轉向個性化定制生產。
智能化工廠可以使生產過程中設備之間實現良好的信息交互,使各個環節緊密配合。智能化工廠可以使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的生產時間、原料供應以及下一環節的生產情況在設備中及時進行處理。智能化系統平臺通過整體的優化,使得各個環節的生產配置最優,各個環節的設備得到了高效的利用。
在談到智能化工廠如何建立時,首先是推廣和實踐精益生產,精益思想作為生產運營的管理基礎,從客戶需求出發定義價值主張,梳理價值流并消除浪費,指導智能化工廠的規劃與管理;其次是建設CPS信息物理系統,CPS作為技術基礎,利用物聯網與工業以太網技術,實現企業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完成智能化工廠的數字化轉變。精益生產和CPS將幫助中國制造業解決目前質量水平低下,生產效率落后,自動化與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的問題。
智能化工廠的建立涉及到多個部分,首先是信息感知,信息感知主要利用傳感器、RFID等技術,實現信息的收集,涉及市場信息的采集、人員信息的采集、設備基礎信息及運行信息的采集、產品生產信息采集、客戶信息采集、銷售物流信息的采集等;其次是互聯互通,互聯互通指的是通過各種途徑,實現信息之間的互聯和共享。
智能化工廠建立以后可以使生產過程中的質量信息得到了有效的采集,確保了產品在出現質量問題時及時發現問題出現的具體環節、具體設備以及具體的人員,進行有效的追蹤,。與此同時,得益于質量信息的采集,使得企業對于質量的大數據分析變得可能,通過大量產品的數據分析,發現影響質量的關鍵因素,優化生產過程,使得食品的缺陷率降到最低。
智能化工廠的建立也有利于銷售的管理。由于未來產品都是定制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每類產品(甚至每個產品)的交付信息在生產之初已經確認,智能工廠將利用自身的物流系統或者外部更為高效的物流系統進行配貨,并實時掌握產品的配送進展。客戶的信息也能進行及時的反饋,使得企業對于產品的優化變得可能而具體。
在談到智能工廠的難點時,第一是理念意識的問題,從傳統的生產模式到智能化生產模式,對于企業的員工以及高層領導的思想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智能工廠的實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企業在此過程中要犧牲很多眼前的利益,能否把握現實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將智能工廠的實施堅持下去,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另一個方面是對于企業整體業務流程的認識,智能工廠的實施不是一個標準化的過程,而是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業務流程以及實際的需要進行個性化實施的過程,因此,要對于企業的業務流程具有整體性、宏觀性的深刻認識,然后根據智能工廠的要求進行企業自身的規劃,以適應企業自身的發展,否則,盲目的實行智能工廠,企業很可能會由于各種的不適應而制約自身的發展。
(審核編輯: Doris)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