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技術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并已經在游戲、電商、教育、醫療等領域得到了應用。VR設備已經逐漸市場化,基于VR技術的商業市場與支付市場將是不可估量,金融支付行業有必要及時關注VR技術的發展態勢,并根據VR的特性開展布局。
報告首先介紹了虛擬現實技術的目前狀況,并從科技公司的戰略布局、國內政策、VR應用三個方面分析了VR的行業現狀;然后從電子商務領域出發,選取旅游、房地產、購物三個VR應用場景,介紹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態勢,并引出目前VR電子商務中缺少支付環節,然后從傳統支付方式、基于生物識別的支付方式、VR支付的推廣三個方面來分析VR與支付結合的難點。最后報告指出金融支付企業應當及早布局,研究新型VR支付認證方式,聯合行業伙伴,構建并推行VR支付平臺,引領VR技術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
一、引言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模擬視覺等感官的場景,使用戶可以及時、無限制地觀察虛擬三維空間內的事物,讓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作為近幾年科技革新的熱點技術之一,VR以特有的沉浸式體驗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知名公司在VR領域進行研究布局和發展。
二、虛擬現實發展現狀
(一)技術發展
(1)VR發展史
VR技術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第一套可應用的虛擬現實設備是Sensorama,其通過三面顯示屏來形成空間感,從而實現虛擬現實體驗,但是受當時技術的限制,該設備的體積非常龐大。
進入80年代后,計算機與圖形處理技術的進步,推動了虛擬現實的發展,立體顯示、虛擬畫面生成、頭部跟蹤、虛擬環境互動等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得虛擬現實的體驗得到大幅提升,并逐漸出現了一些商用VR設備,如頭盔、模擬艙等,形成了一輪VR商業化熱潮。
近幾年,顯示器分辨率、顯卡渲染能力、3D建模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使VR設備逐漸走向輕量化、便捷化和精細化,VR設備開始走進大眾消費市場。
(2)VR產品的構成
目前VR產品由計算設備、顯示終端和輔助設備三部分構成。
計算設備包含了基于GPU/CPU的硬件與虛擬現實軟件體系,用于圖形渲染、邏輯運算、數據的存儲與傳輸等。
顯示終端目前主要是頭盔形式,其中包含高清顯示屏幕、光學鏡片、陀螺儀等,向用戶展示計算設備輸出的VR畫面,并捕捉用戶頭部位置與角度等信息。
輔助設備,包含了交互控制、定位感應、動作捕捉、手勢識別等設備,用于提升用戶沉浸式操控體驗。
(3)VR常見產品形態
VR頭戴硬件設備包含三大常見產品形態:頭盔、眼鏡、一體機。
頭盔是VR設備巨頭們主打的高端產品,高端頭盔在像素、視野、刷新率上有絕對的優勢,使用有線連接主機與頭盔,減少了延遲,設備本身融合了多重傳感器技術以及室內空間定位技術,是目前沉浸感最好的VR產品。
眼鏡利用手機作為計算設備并應用手機內置陀螺儀定位和屏幕顯示,眼鏡只用包含內置光學鏡片,手機+眼鏡的VR產品價格便宜、門檻低,各公司的產品除了外觀上不同,基本技術原理如出一轍。眼鏡具有體驗效果較差,無法提供精確定位與較好的交互體驗的缺陷。
一體機是指將計算設備內置于VR頭盔中,由頭盔完成從邏輯運算、3D圖形渲染到屏幕展示的一體化功能,該類產品沉浸體驗感相對PC+頭盔設備有所欠缺,但其價格適中、并具有移動屬性。
(4)技術指標參數
VR設備的技術指標參數主要有延遲、屏幕刷新率、陀螺儀刷新率等。下面對這幾個參數指標做簡要說明:
延遲,是指從用戶頭部移動開始,一直到顯示的光學信號映射到人眼,并被用戶感知的等待時間(latency time)。延遲會影響用戶注意力,較大的延遲會使用戶產生眩暈。延遲時間≤20ms是VR行業的最低要求,也是不產生眩暈感的基本要求。
屏幕刷新率,作為電子束對屏幕上的圖像重復掃描的次數的指標,直接影響模擬環境的代入感,60Hz是刷新率的最低要求,目前有些優秀的產品的刷新率已經達到了75~100Hz。
陀螺儀刷新率,陀螺儀是測量物體旋轉時的角速度,全球VR技術標準要求陀螺儀刷新率要大于1k。
(二)行業現狀
目前,VR硬件產品全面進入消費市場的條件已基本成熟,VR行業也將隨之迎來新的爆發。同時,國家也看到了VR技術快速的技術進步與巨大的應用價值,各級政府部門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國內VR行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時機。各種有遠見的主流科技公司早已開始VR產業的戰略布局。
(1)科技公司的戰略布局
VR產業格局主要是硬件廠商與平臺搭建者合作打造硬件和平臺服務平臺,聯合中小型公司在頭戴設備、輸入外設、內容制作工具、游戲研發、影視制作、工具軟件研發等方面進行技術與內容創新,從而形成VR生態閉環。目前市場中,Oculus、暴風魔鏡等少數早期入場的巨頭廠商已經搭建完整生態系統。
國內的大型科技公司大多從平臺搭建的方向入手進行布局,例如:百度在百度視頻中推出的VR頻道聚合了市場優質VR內容鏈接,包含VR視頻、游戲、資訊等內容;騰訊計劃為VR產業開發者提供一個開放的、標準化的平臺,騰訊提出自主研發硬件設備,利用騰訊用戶基礎的優勢,為開發者提供硬件、內容、營銷全套服務;阿里成立了VR實驗室,根據自己的電商平臺業務,進行垂直內容平臺打造,目標是讓用戶在網上購物時擁有猶如逛品牌商店一般的沉浸式購物體驗。
對于金融支付行業,VR應用與支付手段結合是未來支付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有條件的金融企業應當在支付垂直平臺方向上做好布局。
(2)國內政策優勢
為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推出扶持政策,加快VR技術創新與戰略布局,力圖搶占產業發展新的制高點。我國政府近年來也高度重視VR領域的發展,將VR技術放在超前發展戰略位置,從中央到地方多次出臺VR細化政策。
2016年12月,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其中多次提及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等新興技術,明確提出要創新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設備,加快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全息成像、裸眼3D、交互娛樂引擎開發、互動影視等核心技術的創新發展。
今年1月17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的《信息產業發展指南》,將支持虛擬現實產品研發及產業化作為發展重點。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意見》中指出:要實現核心技術系統性突破,加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微機電系統等新興移動互聯網關鍵技術布局,盡快實現部分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可以預期,后續還將有更多、更具體的扶持政策文件出臺。在這些利好政策的帶動下,VR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將進一步提速、擴展、深化。
(3)VR應用火熱
VR技術最大的奧妙在于軟件應用,能否帶領大眾去體驗不同的虛擬空間,取決于各個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否根據不同的需求來打造不同的虛擬空間去服務于大眾。
就如同智能手機技術成熟后,各種手機應用軟件開發進入井噴式發展一樣。VR來襲,許多傳統行業都需要面對新的變革。如今VR行業聯合各種傳統行業聯合致力于將VR技術應用在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廣泛普及,開發各種VR應用內容,形成VR+各種行業的產業應用。目前火熱VR應用開發主要集中在VR+游戲、教育、影視、社交、購物等領域。然而“VR+”應用都還處于初級研究探索階段,目前未出現影響力廣泛的內容產品。因此,“VR+”應用對于所有相關公司仍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和發展機遇。
三、VR在電子商務的應用
VR作為重要的下一代交互方式,其具有的沉浸感、交互性、想象性是現有的其他交互方式無法達到的。VR技術應用在電子商務上,能夠帶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而貫穿電子商務行業的支付方式需要與時俱進,如何使支付與VR場景完美結合,這對于支付行業是一個新的挑戰。
(一)應用場景分析
基于虛擬現實的新一代電子商務模式使得消費者變被動為主動,消費者可通過虛擬場景,按自己的想法與商家交互,全方位“看”到所需商品“實物”,選擇更滿意的商品;商家也可以反復修改虛擬物品,直到滿足消費者的要求。這樣既可以提高產品的設計效率,又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能使得最終產品很好地符合用戶的要求。
現在,與VR技術結合的電子商務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VR+”出行:VR旅游借助VR頭盔,將景色、文化、歷史等以3D交互視頻的形式,360度全景式呈現在用戶眼前。用戶可以借助虛擬現實來實現預覽、規劃、演示的目的,更輕松的指定行程和計劃。對于感興趣的目的地,能夠選擇性的體驗其民俗風情和景點特色,進行真實旅游前的一次預觀光,將比從互聯網搜尋旅游攻略更有效。全新的虛擬現實旅游體驗模式,將改變人們的旅游方式,成為未來旅行、觀光、文化傳播的一種重要發展方向。
“VR+”房地產:VR技術為用戶提供360度全景沉浸式看房體驗,使購房者不用再約時間去真實樓盤看房,減少了看房過程的繁瑣與糾紛,提高了時間使用合理度與交易效率。購房者帶上VR頭盔,進入房地產開發商開發的VR樣板房系統,可直觀感受房間布局與內部結構。用戶對環境設施、房屋結構、門窗位置以至裝修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見,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產生產效率。
“VR+”購物:VR購物將成為繼移動互聯網購物的新一代購物方式。用戶使用VR頭盔可以進入到自己常去的大型步行街進行逛街購物,可以對物品細節進行觀察甚至進行使用。更多的商品可以采用定制的形式進行生產銷售,用戶對物品的尺寸、材質等信息提出自己的想法,進而進行定制生產,這將減少物品過多生產浪費。
除了上述領域,VR技術還可以應用在各種與用戶交互的電子商務行業,例如金融服務、教育、社交等。VR技術可大幅度提升用戶體驗甚至改變用戶習慣,很有可能締造新的電子商務經營模式。
(二)VR場景支付方式的新挑戰
VR技術在電子商務的應用,勢必對支付行業造成沖擊。在VR場景上完成支付具有如下幾點挑戰:
(1)傳統支付方式無法在VR場景直接使用。
目前互聯網宣傳的VR電子商務場景均缺少良好的支付環節。大部分的VR應用在涉及到支付時,用戶只能脫下頭盔,使用手機或者pc完成線上支付,這樣導致沉浸感體驗被打斷。雖然在去年雙十一期間,淘寶發行的buy+體驗版包含了完整的VR購物、支付閉環,采用目光凝視進行密碼輸入完成了VR支付,打通了VR購物整個環節,但是該支付方式耗時長,消費者使用費勁,在體驗感上有較大缺陷。金融支付企業需要開發出適合VR場景的支付方式。
(2)生物識別技術在VR場景支付的應用難點。
目前,生物識別技術,如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作為支付行業熱衷的身份認證技術,正逐漸取代傳統的數字密碼認證。在VR場景中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來完成身份認證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際應用中有如下幾點困難:
a、如何結合VR主流設備、VR應用場景選擇最切合的生物識別方式并開發出流暢的支付流程。這需要金融支付公司對VR設備、應用場景、生物識別技術投入很大的研究。比如VR頭戴式設備已經遮擋住了臉部大部分,通過攝像頭進行人臉認證的方式是不可行的。
b、如何推行帶有生物識別設備的VR設備。生物識別技術的使用需要一定的設備條件,比如指紋儀、虹膜采集設備等,而發行的VR設備中沒有嵌入這些設備。因此支付行業公司需要與主流VR硬件公司共同構建VR設備的生物識別方案標準。
(3)支付方式在VR電子商務場景的推行問題。
目前VR在電子商務的應用還處于前期開發階段,未來應用場景廣闊繁雜,沒有統一的開發標準,支付方式推廣困難。金融支付公司應當在完成支付方式之后,開發并開放支付平臺,吸引其他公司使用。
四、金融行業VR支付工作思考
VR技術是在眾多行業受追捧的熱門技術之一,在電子商務領域,未來的應用場景豐富,應用價值很高。金融支付企業應該重視VR支付的應用前景,緊跟未來發展趨勢,掌控VR支付市場。根據公司合作產業狀況,結合VR應用場景,開發新型支付方式;聯合主流硬件公司,發布VR設備生物識別解決方案;加強產業聯動,構建VR支付平臺體系。
(一)重視VR支付應用前景,制定相關發展規劃
金融支付企業應當重視VR支付的應用前景,抓住機遇,及早布局,加大投入,盡快開展VR支付認證方式與VR支付平臺的研究與開發,搶先占領業務市場。
(二)結合VR應用場景,開發新型支付方式
VR支付的體驗是與VR內容場景息息相關的。金融支付企業應當從VR應用場景入手,構建VR支付場景原型,為提升VR支付的體驗提供場景基礎。研究生物識別技術,結合VR設備,開發出具有良好體驗的VR支付方式。
(三)聯合硬件公司,發行VR設備生物識別解決方案標準
從行業標準入手,是推行解決方案的重要方式。使用視頻宣傳、VR應用線上體驗、展會線下體驗等形式對新型支付方式進行影響力宣傳,聯合VR行業巨頭共同發行VR設備生物識別解決方案標準,為支付方式提供硬件支持。
(四)加強產業聯動,構建VR支付平臺體系
在完成VR支付認證方式之后,聯合行業伙伴,構建VR支付平臺,共同推進VR支付。使用平臺接口,開展VR場景運營試點,構建成功案例。并及時了解用戶反饋,通過多次迭代使支付認證方式與平臺更佳完善。
策劃并推進VR平臺的宣傳工作,為自己樹立良好的正面形象。發布VR支付白皮書,提升影響力,引領VR技術的商業化應用。
綜上所述,金融支付企業應當及早布局,研究新型VR支付認證方式,聯合行業伙伴,構建并推行VR支付平臺,引領VR技術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