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推動全球智能工廠市場的增長。與傳統工廠相比,智能工廠保持了更先進、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
智能工廠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動化、先進微處理器和地方信息資源全面轉移的影響。通過將網絡物理系統與制造流程的前沿相結合,他們有能力將每一個流程和組件連接到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通過實現物聯網,人們越來越關注通過物聯網來節約能源和制造各種產品,這一現象的出現,有望提振全球智能工廠市場的增長。
增強的工廠視覺技術在智能工廠市場的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
像智能相機這樣的工廠視覺技術的技術進步,很可能會增加智能工廠的使用。此外,對智能工廠的維護要比傳統工廠容易得多,后者吸引了更多的工廠主轉向前者。
智能工廠的另一個特點是保障了這個市場的有希望的增長,那就是使用協作機器人。諸如選擇性順從裝配機器人臂(SCARA)和鉸接式機器人等機器人有效地提高了生產能力。此外,政府關于節能和污染物排放的規定很可能會推動全球智能工廠市場的增長。
熟練勞動力短缺阻礙了智能工廠市場的發展
要經營一家智能工廠,對熟練工人和受過教育的勞動力的需求是很高的。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這種勞動力非常短缺。這一因素將對全球智能工廠市場的增長產生不利影響。此外,這些工廠的采用率非常低,因為從傳統工廠轉到智能工廠需要大量的資本投資,這對于那些有資本意識的工廠老板來說是不可能的。此外,設備缺乏標準化可能會對全球智能工廠市場的增長構成挑戰。
由于資本投資不斷增長,汽車和運輸行業保持領先地位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RRSE的一份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智能工廠市場的估值為519億美元,預計2015年至2025年將增長13.3%。該市場被劃分為四個標準:市場結構、零部件、區域和垂直制造業。基于市場結構,全球智能工廠市場被劃分為連接、收集、分析和控制。在同一時期,“分析”板塊將以15.2%的速度增長。2014年,按營收計算,“控制”業務占全球智能工廠的主要市場份額,預計到2025年將保持領先地位。
基于制造業的垂直增長,汽車和交通部門在2014年的營收中處于領先地位,并將在2025年之前繼續保持這一地位。這一領域的增長可以歸功于自動化的滲透和資本投資在這個行業的不斷增加。從地理位置上看,亞太地區是2014年全球智能工廠市場的主要市場,占全球智能工廠市場份額的39.0%。由于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快速基礎設施建設導致中東和非洲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