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這兩個老牌工業強國當前面臨的困境很類似,我們如今說到法國,總是能聯想到美酒、美食,可就是想不到它發達的制造業。[詳情]
Intel人工智能戰略:380萬美元新投12家機器人初創企業
Intel最新宣布,對12家科技初創企業進行380萬美元的投資,進一步實現布局,這12家公司包含了眾多人工智能企業,其中最為典型的是Chronocam(位于法國巴黎):它制造計算視覺傳感器和系統,這是Intel在無人駕駛和機器人等領域的重要舉措。[詳情]
近日,記者走訪發現,TCL、德賽、華陽等不少惠企近年來紛紛斥巨資進行數字化改造,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等先進設備,逐漸朝著智能工廠邁進。[詳情]
湖南省近年來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引進了一批國際知名汽車制造商落戶長沙,打造全國大型汽車制造基地。[詳情]
再制造就是“翻新”嗎?如果你這樣想,那真是太out了!再制造非但不等于翻新、二手貨,它還可以是智能制造領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詳情]
10月24日,工信部印發《關于發布2016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指南的通知》,決定組織實施2016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主要支持產業共性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及設施、重點領域關鍵問題解決方案兩個方面共18個重點任務。[詳情]
臺身高約1.1米的白色機器人,緩緩從國網泉城1000千伏特高壓變電站充電室行駛出來,每前進三五米,它就會自動停住腳步,不停轉動腦袋,進行電力巡檢。[詳情]
10月24日,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專家組召開會議,對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建設方案進行專家論證。專家組組長干勇院士主持會議,李培根院士、柳百成院士、譚建榮院士等有關專家參加論證會。懷進鵬副部長參加會議并作總結講話。[詳情]
多年來,霍尼韋爾更為人所知的是百年工業企業,其在B2B、商業領域的科技成果十分突出。然而,近兩年,霍尼韋爾在兩凈行業異軍突起,消費級產品AirTouch系列空氣凈化器成為名副其實的銷量之王,似乎“無心插柳柳成蔭”。[詳情]
人口紅利不再,勞動力成本上升掣肘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推進智能制造、促進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工業4.0成為我國的不二選擇。[詳情]
對于風力發電來說,該如何在無風的狀態下還能產生能量著實為一大挑戰。為了解決這項問題,德國風能公司MaxBoeglWindAG與GE旗下的GERenewableEnergy合作,要將風力發電渦輪結合水力發電技術,建造出世界首座“風-水力發電場(wind-hylant)”,預計在2018年前正式并網上線。[詳情]
格力造車有了實質性進展。記者昨日獲悉,在收到格力電器130億元的收購邀約后,珠海銀隆新能源汽車終于投產。[詳情]
“智慧城市”是21世紀城市發展的新理念,它將引領未來城市發展和信息化建設,使教育、就業、醫療等城市生活保障得到提升和發展。[詳情]
回顧歷史的長河,全球經濟的發展一直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推動。從發明蒸汽機、發電機、計算機,再到因特網的廣泛應用,新的科技浪潮一直主導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大調整,并不斷涌現出新的產業,促進社會進步。[詳情]
近三年來,發達國家紛紛將機器人視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2012年韓國發布《機器人未來戰略2022》,希望進入全球前三強;2013年美國發布《機器人發展路線圖》,提出機器人發展的九大重點領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