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傳動設備是礦物生產系統的命脈,又時刻關系著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是礦業安全生產的關鍵所在。在傳統生產過程中,生產設備內部的各種化學反應、物理變化和重要參數等都從外部無法看出,只有通過大數據、全連接、全協同打通數據孤島,才能加快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步伐。[詳情]
近日,3D打印材料知名品牌Polymaker的擁有者蘇州聚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過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賽天資本領投,老股東IDG資本、協立資本及新投資者藍湖資本、常熟國發創投跟投。[詳情]
隨處可見的AGV小車,載著生產物資在生產設備間奔走;5G+全息感知體系擔當“質檢員”,一絲不茍地檢查產品合格率;5G智能監控系統,緊盯廠區工人各種操作細節,助力廠區安全運營……在浙江,這樣的智慧工廠正逐漸普及。2022年7月,浙江提出打造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升級版,未來五年計劃建成行業產業大腦50個、培育未來工廠100家。[詳情]
位于河北滄州的鑫?;ぜ瘓F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民營企業,連續多年躋身“河北百強企業”“中國制造業500強”行列。[詳情]
10月21日,上游新聞記者從上汽紅巖獲悉,其重慶兩江新區基地,新建設的智慧工廠將在11月初迎來首批車輛下線。[詳情]
中國制造業雖在2022年經歷起落,但堅守一線的工業機器人(300024)以及更多新興的高端裝備,幫助不少行業和企業成功渡過難關。[詳情]
?近期,埃夫特、邁赫股份等工業機器人行業上市公司密集收獲汽車自動化生產線重大訂單項目。[詳情]
企業家看二十大|朗坤智慧武愛斌:以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數字經濟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聚焦二十大報告,朗坤智慧董事長武愛斌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說,公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有力抓手,構筑數字經濟產業堅實“底座”。[詳情]
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據近期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的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工程機械等重點項目訂單都在大幅增長。[詳情]
近日,據德國《商報》報道,新冠疫情期間的自動化繁榮甚至讓機器人行業內部的人士都感到驚訝。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秘書長蘇珊·比勒表示:“我們曾預測新冠病毒大流行后機器人行業會出現增長,但實際情況再次明顯超出我們的預期。”[詳情]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的不斷深化,企業對于數字化協同制造、智能化物流管理的需求日益旺盛,傳統的倉庫作業模式正逐漸被替代,智能立體倉庫應運而生。[詳情]
近日,凱爾達發布公告,將首次公開發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數量為3170.1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0.4276%,限售期為12個月期滿后,該部分限售股將于2022年10月25日起上市流通。[詳情]
一個小腳丫圖標,在過去十幾年里,隨著2.7萬種產品走入了40多個國家的貨架。如今來到中國,開始代表各種產品的碳排放足跡。在不久后的某一天,它很可能會出現在你面前,承載著碳排放的關鍵信息,把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的力量鏈接在一起,形成推動碳減排的社會合力。[詳情]
想要推進企業發展智慧工廠,合理利用物聯網平臺尤為關鍵,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解決制造業企業在數字化過程中存在的數據孤島難題,實現供應鏈上下游的全流程管理。[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