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新能源車這幾年可以說是享受了無限風光。從一開始的消費者被迫接受到現在主動認可,新能源車在享受專用號牌、免購置稅、單獨搖號等眾多政策紅利之下,銷量成倍增長。[詳情]
法國飛機設計和制造集團Latécoère宣布已經開始在整個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部署Stratasys的FDM增材制造,3D打印幫助其在某些領域將交付時間縮短了95%,重量減輕了50%,生產成本降低了40%。[詳情]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制造業的基石,在推動《中國制造2025》實施、實現中國制造由大到強的轉變中肩負重要使命。[詳情]
新能源汽車頻頻出鏡,2018年汽車行業將會發生哪些改變?[詳情]
由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平行進口汽車分會主辦的“平行進口汽車政策解讀暨全國售后服務保障平臺啟動大會”日前在北京舉行。[詳情]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實現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的重要路徑,對于推動我國實體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意義重大。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詳情]
日前,有消息指出,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計劃進一步收緊,加速退坡力度,提升補貼準入門檻,與此同時,為了加快規范市場,新能源汽車地方性補貼或將被取消。針對當前新能源汽車補貼亂象,除了新能源汽車地方性補貼標準可能取消,明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也極有可能出現大幅退坡,以及補貼的技術要求將有所提升。[詳情]
“一流企業定標準、二流企業打品牌、三流企業賣技術、四流企業做產品”,這句話告訴企業家誰制定了標準成為行業的定義者,誰就能輕而易舉的控制整個市場。[詳情]
中國制造業要邁向工業4.0,必須先補工業3.0的課——精益生產;甚至是工業2.0的課——IE(工業工程)。[詳情]
《中國VR+教育產業現狀及應用前景》藍皮書近日發布。該藍皮書是集綜合性、科學性、前瞻性于一體的研究報,分別從政策、技術、市場、資本、教育企業等多個維度討論并結合VR+教育的未來發展走向趨勢與面臨的挑戰。[詳情]
人工智能AI無疑是當下最為火熱的名詞之一,成為IT業界追逐的焦點。[詳情]
2017年7月,由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占地20000余平的大型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珞石(山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山東鄒城正式竣工投產,該基地集工業機器人的生產、組裝、測試、售后與集成于一體,是目前山東省規模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投產后年產能提高到2000臺以上。[詳情]
1月16-18日,由電動汽車資源網舉辦的2018首屆中國(成都)新能源汽車高峰論壇盛大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能源汽車領域行業精英參會。[詳情]
1月19日,省社科院發布了2018年《浙江藍皮書》,共分社會卷、經濟卷、生態卷、政治卷、文化卷、市場卷、信息經濟卷等7卷,其中信息經濟卷是首次發布,藍皮書對浙江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解讀,認為2017年以來,浙江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經濟穩走向好的態勢更加明顯,主要經濟指標好于全國。[詳情]
當前,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滲透到城市生活的各個領域,城市正在被各種智慧應用改變。[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