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屆食品與國家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大會主要針對冷鏈物流,以互聯網+為主導,強化食品安全建設體系,現代食品營養與安全檢測等領域展開了探 討。其中,科技企業天津冰利蓄冷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完備的食品安全技術設備產品獲得“全國安全食品產業創新技術獎”殊榮。[詳情]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轉型及中國制造2025、工業4.0概念的提出,制造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浪潮。[詳情]
汽車是機床重要的下游產業,與機床行業聯系密切。[詳情]
對于制造業未來幾年的前景展望,可以用“樂觀”這個詞來定義。這種信心的增長催化因素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工業3D打印以及增材制造應用范圍的持續擴大。[詳情]
2018年初,區塊鏈作為一項新技術風頭一時無兩。[詳情]
從理論角度出發,區塊鏈技術似乎是最安全的網絡體系之一。盡管如此,最近一群研究人員仍然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多種安全漏洞。[詳情]
3月19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部長通道上表示,要優化產業結構,繼續推動過剩產能的化解,落后產能的淘汰,推動散亂污行業的整治。[詳情]
3月19日消息,面對全球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如何以智能制造重塑產業新優勢、增添發展新動能?蘇、滬、湘三省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展開一場“智能”對話。[詳情]
當你跨進家門,輕輕念叨了一聲“好累”,亮起的臺燈光線自動柔和了;唱歌的音箱切換了舒緩的音樂;冰箱告訴你“水果再過3天就不新鮮了,快吃吧”;只需把換下的衣服交給洗衣機,它就會調節成最合適的清洗模式……[詳情]
海苔廣告畫面顯示的頗為美好,但早期海苔的出產過程并不那么容易。海苔是由條斑紫菜加工而來,在食品機械設備不夠普及的地區,采紫菜是個靠天靠海的活計。需要緊盯天氣預報,因為一旦紫菜采來,不能及時晾曬,那所有的紫菜就得報廢。另外還得趕著潮水,退潮了才能出發采到紫菜。紫菜在水里雖然有海水浸泡,但泥沙、水草等雜物只多不少,因而在晾曬前還需水洗三四遍。晾曬完成后交由海苔生產廠家進行進一步的加工,生產工藝通常有鹽燒、醬燒、油炸等。[詳情]
3D打印技術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下面小編就對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做一下盤點。 [詳情]
中國的獨立醫學實驗室細則在2009年發布,從2009年后,整個產業高速增長。近幾年分級診療政策持續推進,行業增長依然得以保持高增速。 [詳情]
3月15日,河鋼集團和北汽集團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在京簽署“全產業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詳情]
超級移動起重機被工程裝備行業公認為是科技含量最高、研發難度最大的產品之一,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技術“珠峰之頂”。[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