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能將保險箱的密碼可能組合數從 1 百萬減少到 一千,然后自動快速嘗試直至破解。 [詳情]
新技術、新器件、新材料和新工藝及新軟件的開發應用,使得流量計的測量準確度越來越高,流量的測量范圍越來越廣。 [詳情]
近日,中興通訊攜5G全系列產品全面參與中國5G國家試驗第二階段測試,多項技術方案驗證取得新突破。[詳情]
近日,中國電信主辦的“2017年中國電信物聯網發展政策懇談會”召開。在會上,中國電信表示,將拿出3億元進行物聯網專項補貼激勵,重點支持NB-IoT與CAT1兩大類產品。[詳情]
這種鏡片與普通的鏡片相似,厚度僅為1.6毫米,重6克,也因此具有商業價值;眼鏡的太陽穴位置嵌入了一個微處理器和兩個電量顯示器,可顯示光照強度和周圍環境溫度。 [詳情]
日前,中國科學院光電所研究團隊從理論上分析了波前像差對光柵光譜儀光譜展寬和能量利用率的影響,提出了一種基于雙波前傳感器自適應光學技術的太陽光柵光譜測量方法。[詳情]
隨著黑電產品智能化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將注意力放在智能電視上。 [詳情]
網速慢幾乎成了每個寬帶運營商收到客戶投訴頻率最高的話題。有研究表明,目前大多數消費者使用到的WiFi速度一般僅是其路由器帶寬上限的50%左右。 [詳情]
5G移動通訊網絡即將到來,功能與可用性將會超過4G技術,以其超高速、巨量、靈活彈性等潛力改變現移動訊技術的能耐。從過去歷史來看,第一代無線通信技術(1G)主要以模擬語音為主,但因通話質量不佳才推出第二代數字化技術(2G)。[詳情]
無人零售除了應用了計算機視覺等 AI 技術外,還涉及到大規模的傳感器和智能設備,在整個入店、購物到結算的環節,可以說,沒有傳感器技術無人零售那只是一個傳說。 [詳情]
近日,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重慶企業研發出全球頂級MEMS(微機電系統)傳感器芯片,這種芯片將用于監測橋梁、隧道等市政設施,監測精度比傳統監測方式提升10倍。[詳情]
五一假期剛過,科技就迎來一個重磅消息:世界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中國科學院5月3日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這一消息。[詳情]
2017年4月28日上午,旭硝子與華星光電共同投資建設的第11代新型電子顯示玻璃項目開工儀式在光明新區舉行。[詳情]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智能手機得以飛速發展,對于用戶來說最直觀的變化,就是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性能越來越強大,對于用戶生活便捷愈發重要。[詳情]
繼去年日本“液晶之父”夏普被臺灣鴻海集團收購后,近日,東芝爆出巨虧49億美元,公司首次公開表示業務或難以為繼。回溯1995年,當時世界500強榜單上有149家日本企業,而到了2015年,只有54家日企登上了該榜單,日立跌到了78位,其他前述公司都跌到了100位以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