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Machine Vision)是人工智能領域中發展迅速的一個重要分支,目前正處于不斷突破、走向成熟的階段。一般認為機器視覺“是通過光學裝置和非接觸傳感器自動地接受和處理一個真實場景的圖像,通過分析圖像獲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機器運動的裝置”,可以看出智能圖像處理技術在機器視覺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詳情]
對于英特爾來說,想要在巨頭扎堆的AI芯片戰場上站穩腳跟并不容易。PC時代,英特爾以90%的市場份額幾乎完全壟斷了CPU市場,但隨著GPU和各類可替代處理器的不斷推陳出新,CPU的市場開始萎縮。[詳情]
6月13日,TCL集團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將持續保持在大屏LCD方面的競爭優勢,同時積極布局大屏印刷式OLED方面的技術研發。[詳情]
據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MicroLED市場產值將達28.91億美元。驚人市場潛力,吸引不少科技大廠搶進。[詳情]
一般行業中,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通過建立刀具半徑補償,編程人員只需按照零件圖紙上的尺寸進行編程,就可以保證加工出加工圖紙要求的理想尺寸。[詳情]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4709.1億元,同比增長13.6%。在這樣巨大的市場規模和高速增長下,有關機構預測,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迎來更進一步的擴大,2021年有望實現在2017年基礎上翻一番,具體數字向6000億靠攏。[詳情]
臺達推行綠色智能制造,結合制造管理系統(MES)、制造可視化管理平臺(DIAMMP)、能源管理系統以及物聯網等相關技術打造的整合解決方案,可以讓客戶全面監控生產線狀況,掌握能源使用情況,幫助制造工廠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以及節能化。[詳情]
“石墨烯高分子復合人工皮膚的研制”等涉及到石墨烯在電子信息智能終端、復合材料以及生物醫療領域的5個項目簽約,同時3項石墨烯產品最新成果進行了展示。[詳情]
為了掃清5G健康發展路上存在的障礙,協調解決中頻段5G系統移動通信基站與其他無線電臺(站)的電磁兼容共存問題,6月11日,工信部發布《3000-5000MHz頻段5G基站與其他無線電臺(站)干擾協調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進一步明確5G系統基站與其他無線電臺(站)干擾協調標準和程序,更好地保護已有合法臺站,同時為5G系統基站的后續建設提供必要的技術政策支持。[詳情]
視覺傳感器是一種機器視覺系統,經過專門設計,用于在非結構化環境中執行簡單的存在/缺失檢測,并提供通過/未通過結果。視覺傳感器將相機的圖像采集功能與計算機的處理能力相結合,能夠對所制造的元件或產品的位置、質量和完整性作出決策。[詳情]
近期,高通和聯發科幾乎同時向業界展示了他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新進展,作為芯片行業的兩大領先廠商,研發AI芯片及應用對其在行業保持競爭優勢來說具有戰略意義。為智能手機的競爭帶來了新的競爭點![詳情]
顯示器是人與機器溝通的重要界面。光刻膠是整個光刻工藝的重要部分,也是國際上技術門檻最高的微電子化學品之一,主要應用在集成電路和平板顯示兩大產業。光刻技術決定了集成電路的集成度,引領了技術節點的推進和實現。[詳情]
今日,高通宣布推出了驍龍700系列的第一款產品——驍龍710。驍龍710使用三星第二代10nm LPP工藝,采用2顆2.2GHz大核心搭配6顆1.7GHz小核心,GPU為andreno 616,相比于驍龍660上的Andreno 512整體性能提升20%,網頁瀏覽速度提升25%,應用啟動速度提升15%。[詳情]
電源設計工程師通常采用靈活的電源監視、時序控制和調節電路來管理他們的系統。本文討論電源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詳情]
隨著物聯網無線傳感器技術不斷提高,越來越得到廣泛應用,主要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工業制造,醫藥,農業,養殖,市政等領域,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降低了生產成本。[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