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臺積電、英特爾、微軟等十家芯片廠商成立了UCIe(Universal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芯片聯盟,旨在制定一個芯粒(Chiplet)互通互聯的標準。Chiplet是異構集成領域的重要技術之一。[詳情]
當今社會,新興技術和應用不斷涌現,無論是以數據中心和云計算為代表的高性能計算應用,還是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類應用,對處理器算力的需求都越來越高,且要處理的信息也越來越復雜,單一類型的架構和處理器已經無法勝任。[詳情]
據市場研究機構海納集團數據,2022年3月,芯片從訂購到交付的時間增加了兩天,達到26.6周。這是該機構自2017年開始跟蹤這一數據以來的最長紀錄。[詳情]
走進天津市新天鋼德材科技集團冷軋薄板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廠,與想象中的飛塵滿天、火花四濺的景象完全不同。門口處,人臉識別裝置兢兢業業的“站崗”;工廠內,視頻自動巡檢極大提高了員工效率;車間里,各條生產線有條不紊地自動運轉,工人師傅們只需坐在監控大屏前,就能將設備、車輛、人員、能耗等多項數據實時變化情況盡收眼底。[詳情]
鋰電池產業全線漲價已經持續近一年的時間。從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到動力電池,漲價風已波及新能源汽車。比亞迪除“漢”之外的汽車全線漲價,漲幅達到3000~6000元。而這場漲價風波的始作俑者,產業鏈通通指向了上游原材料:碳酸鋰。[詳情]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統計,2021年第四季前十大晶圓代工廠商產值合計達295.5億美元,連續10個季度創新高。SEMI預計,全球晶圓產能今年將增長8%,2023年將增長6%。[詳情]
在科技創新發展和復雜國際形勢的驅動下,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已日趨白熱化。進入三月,又有多國宣布重磅新政,紛紛加碼半導體。半導體廠商羅姆計劃擴充位于馬來西亞吉蘭丹廠的產能,總投資約為9.1億林吉特(約13.8億元人民幣);[詳情]
受下游產品結構調整推動 “電子產品之母”印制電路板持續升級中
在電子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幾乎所有電子產品都會用到的印制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以下簡稱“PCB”),使之成為行業發展的基礎。[詳情]
近日,受國際局勢影響,金價持續走高,價格比黃金更貴的鈀金價格更是“一飛沖天”,上漲態勢明顯。根據近期數據,現貨鈀金的價格一度上漲超過5%,最高至3173美元/盎司,年內漲幅超過65%。[詳情]
電子元件是信息產業核心基礎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和做大做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已經形成世界上產量最大、門類較為齊全、產業鏈基本完善的電子元件工業體系,電子元件行業的企業數量、整體銷售額都位居電子信息制造業前列,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詳情]
AIoT芯片龍頭凈利潤逼近翻倍 瑞芯微“吐槽”缺芯限制業績發揮
面對半導體行業上游晶圓代工廠產能緊缺,芯片設計龍頭企業同樣需要支付高昂成本。AIoT領域芯片設計龍頭公司瑞芯微(603893)最新披露的年報顯示[詳情]
目前,中、美、歐等國家和地區都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搶抓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開源平臺生態建設,大力推動基于平臺的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應用[詳情]
近日在兩會上,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在汽車行業缺芯問題上建議加強產業鏈環節的拾遺補缺、提升整體供應能力。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近日也表示,當前要著力解決汽車等制造業芯片短缺問題,抓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穩價,依托龍頭企業保鏈穩鏈。[詳情]
美國英特爾公司15日宣布,計劃在今后10年投資多達890億美元,在歐洲構建完整芯片供應鏈。[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