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耦合器——又稱光耦合器或光耦,它屬于較新型的電子產品,現在它廣泛應用于計算機、音視頻……各種控制電路中。由于光耦內部的發光二極管和光敏三極管只是把電路前后級的電壓或電流變化,轉化為光的變化,二者之間沒有電氣連接,因此能有效隔斷電路間的電位聯系,實現電路之間的可靠隔離。 [詳情]
中國核電宣布2016年度投資計劃,公司擬投資314.2億元,用于核電建設項目、核電前期及廠址開發、基建改造項目和其他配套項目。[詳情]
新研究指出,新型電網無需蓄能裝置的幫助就可以容納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從而有助于大幅度削減二氧化碳排放。[詳情]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21日說,近年來中國光伏發電快速發展,成為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的一大亮點。[詳情]
智能電網是當前國際國內新技術和新產業發展熱點。國家電網公司正在建設全國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而用戶端消耗著整個電網80%的電能,抓電網用戶端智能化建設,對用戶可靠、安全、節約用電有十分重要意義。 [詳情]
近期,關于內陸核電“十三五”是否重啟的爭論不斷升溫。預計2020年前,我國沿海地區廠址完全能夠滿足核電規劃目標的實現。[詳情]
預計2016年進入光伏電站開發的投資資金將超過千億元,光伏電站投資中風險重重、大浪淘沙,大量資金如何更理性地選擇投資標的?[詳情]
印度科欽國際機場采購大量太陽能面板的方式來實現自給自足,現在這座機場已經成為了全球首個完全由太陽能供電的機場,電費支出也真正達到了零。 [詳情]
3月20日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壓力容器在華能石島灣核電廠吊裝成功,標志著我國在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建設和核電裝備制造兩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詳情]
中國國家能源局21日發布的《2016年全國風電開發建設方案》明確,今年全國風電開發建設總規模為3038萬千瓦。[詳情]
為了推動智能電網的發展,去年3月份國家電網公司推進會決定,將全面推廣直升機、無人機和人工巡檢相互協同的輸電線路新型巡檢模式,全面提高巡檢作業效率和效益,保障大電網安全運行。 [詳情]
強行使電機以要求的速度(大于極限起動預率)直接起動,可能會發生“丟步’或無響應。而當電機運行至終點時,雖然已經立即停止發脈沖,令其停止,但由于慣性作用,會發生沖過終點的現象,即產生過沖。 [詳情]
物聯網應用于智能電網是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其將有效整合通信基礎設施資源和電力系統基礎設施資源,提高電力系統信息化水平,改善電力系統現有基礎設施利用效率,為電網發、輸、變、配、用電等環節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詳情]
利用變頻技術和自控技術對部分換熱站供暖換熱系統進行改造,新裝換熱站融入其技術,達到節能降耗改善系統性能,調節熱負荷的目的。 [詳情]
通常特高壓變電站施工現場普遍會出現6個通信管理問題。下面我們來看看是哪六個問題吧。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