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膜組件角度來看,我國MBR技術濾膜抗污染能力的提升,運行時間清洗周期的延長都是科技人員不斷創造的結果,沒有發展的化,今天我國的MBR項目就不會長足發展,而是倒退了。組件價格的降低只能MBR技術的成熟,競爭的結果,同時也說明了膜組件產量的提高,從而性價比的提高。[詳情]
北京、昆明、巢湖、太湖等重點區域及流域作為環保的推動者,對污水處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TN排放標準從20mg/L(一級B)、15 mg/L(一級A),提升為10mg/L,甚至5mg/L(昆明A標),逐漸向極限脫氮邁進。然而,在當前提標改造的脫氮技術路線中,一些脫氮工藝存在通過碳源增加帶來藥劑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場地的增加、復雜的運營維護等諸多問題,尚不具備技術、管理與資本的可持續發展。[詳情]
鋼鐵行業是資源、能源高度密集型的行業,既是消耗大戶,又是污染大戶,近一半以上的物料投入以廢氣、固體廢棄物或副產品的形式產出。據統計,2008年全國重點統計的鋼鐵企業SO2排放量約110萬t,其中燒結SO2排放量約80萬t,燒結球團煙氣產生的SO2占鋼鐵企業排放總量70%~90%左右。而根據我國鋼鐵企業所使用的原燃料含硫情況及排放狀況估算,2010年我國鋼鐵行業的燒結煙氣SO2排放量將達到127萬t。隨著《清潔生產標準鋼鐵行業(燒結)》、《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鋼鐵行業燒結煙氣實施方案》等政策的實施,鋼鐵行業SO2減排已迫在眉睫。[詳情]
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詳情]
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
7月1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廢止、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9年版)》(以下簡稱《名錄》)《核動力廠、研究堆、核燃料循環設施安全許可程序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詳情]
隨著能源產業形勢發生改變,目前我國“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制定目前已經提上日程。根據《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與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十四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利用將持續增長,高碳化石能源利用大幅減少,能源發展的外部環境將面臨深刻的變化。[詳情]
隨著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普及,在一些工業園區、學校、醫院以及居民樓等屋頂安裝電站,被公認為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方式。然而,工商業屋頂容量多樣、朝向不一、高溫高濕以及部分高腐蝕性等多樣性的應用環境也給電站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詳情]
北京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一號院最近火了。為方便居民分類投放垃圾,由德勝街道出資,將該小區作為德勝街道首個試點,選取16個點位投放了29組“人臉識別”智能垃圾桶。完成注冊的小區居民在投放垃圾時,垃圾桶自動“刷臉”識別身份,打開桶蓋,并為垃圾稱重積分。[詳情]
環境保護是當今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人們在衣食住行的很多方面都給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其中食品包裝廢棄物占了很大的比重。為了支持環境保護,食品行業內也掀起了一股“綠色革命”,不少食品行業的大佬紛紛加入到環保的隊伍中來,順應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需求。[詳情]
無論是以變革為準則,亦或是用重構作標尺,以“求變”為核心的環保3.0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詳情]
為深入貫徹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認真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豫環攻堅辦〔2019〕25號),加快推動非電行業綠色發展,進一步減少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改善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制定本方案。[詳情]
垃圾分類是當下制約我國環保事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也是造成環境污染、資源再利用困難的根源之一。近年來,我國正加速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詳情]
經歷了20年的市場化改革,我國市政污水處理市場是現今環境領域發展最為成熟的細分領域之一。進入 “十三五”以來,在“水十條”等多方位政策的刺激之下,市場飽和之勢日益顯著,擴能提標改造穩中有升,仍有市場機遇,新興城鎮及農村市場發展潛力較大。市場和政策的利好為行業帶來春風的同時,也更加刺激了企業蓬勃發展的心愿。面對廣闊的“戰場”,碧流天能已“利劍出鞘”,憑借以EUCT-MBR工藝為核心的產品線鋪好了污染物處理的環境可持續發展之路。[詳情]
我國絕大多數電廠采用了石灰石濕法脫硫技術脫除煙氣中的SO2,在運行中產生的脫硫廢水因成分復雜、污染物種類多,成為燃煤電廠最難處理的廢水之一。目前國內主要采用化學沉淀法(俗稱三聯箱沉淀)處理脫硫廢水,處理出水含鹽量很高,直接排放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由于脫硫廢水水量較小、含鹽量高,近年來,國內外都很多學者開始研究脫硫費零排放處理技術。但是由于廢水零排放技術的投資和運行成本高昂,目前實際應用案例很少。[詳情]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樊元生表示,2018年,在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我國環保產業總體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行業核心競爭力繼續增強,環保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穩步提升,環境綜合服務能力顯著提高。[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