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環保上市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水源”)動作頻頻,除了中標大單外,碧水源還試水PPP資產證券化,讓業界頗為羨慕。 [詳情]
現階段,國內PPP已呈現出國企、央企主導的顯著特點,民企有限參與,外資基本缺席。[詳情]
新的一年對于水務企業而言,智慧數字技術和物聯網(IoT)設備的出現提高了供排水系統的韌性、簡化了操作流程。[詳情]
近日,MarketsandMarkets發布了全球環境監測市場最新發展報告。據報告稱,到2021年,全球環境監測市場將達到195.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保持7.7%。[詳情]
1月15日,由中國環境報社主辦的2016年國內國際雙十大環境新聞發布暨中國環保產業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詳情]
隨著2016年的圓滿收官,人們對2017年環保行業發展的期待也日漸強烈。今年,是否還會繼續延續去年的綠色創新低碳發展熱潮呢?是否環保領域還會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今天,請隨小編一同預測一下2017年環保圈即將迎來的四大發展。[詳情]
海量的環境數據也給傳統數據平臺帶來巨大挑戰。清華大學軟件學院大數據中心總工程師王晨指出,“十三五”期間,環保數據量還將呈爆發式增長,這給計算資源和存儲資源的擴展性和高可用性帶來挑戰。[詳情]
歷經3年多時間,易稿50余次后,“土十條”終于由”幕后“走到了”臺前“,應對環保“三大戰役”的最后一部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終于落地。[詳情]
水務管理人員坐在微機前,輕點鼠標,自動生成的催費和停水信息就會發送到用戶的手機里,小區泵站運行狀態和數據就“現場直播”在電子大屏幕上……10月18日,在沈陽水務集團于洪營業分公司水務管理中心控制室了解到,以于洪水務為試點,沈陽水務在全國率先建立起水務管理數字化智能平臺。[詳情]
9月5日早盤,污水處理板塊表現搶眼,截止發稿,瀚藍環境漲逾5%,東方園林、天翔環境漲逾4%,博世科、國禎環保、國中水務等個股紛紛走強。[詳情]
自2009年智慧城市概念興起至今,我國已有400多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年投資額保持在15%以上,而智慧城市多個領域尚處于探索與試點階段,市場潛力還未充分釋放,全國萬億市場格局值得期待。[詳情]
《環境影響評價法》(以下簡稱《環評法》)7月2日通過修改。《環評法》于2003年實施,其立法旨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詳情]
下面對環保產業進行了全面研究,列舉出環保產業中七大熱點:污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土壤修復、環境監測、海綿城市、危廢處理、汽車拆解,本文將圍繞這七大投資熱點的市場規模及前景逐一進行分析。[詳情]
在7日舉辦的“國際清潔技術與融資峰會暨環保技術國際智匯平臺第一屆年會”上,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表示,“十三五”環境保護大有作為,環保科技創新和環保產業將迎來重要機遇期,“十三五”期間環保部將大力推動環保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重點是推動環保重大科技專項和環保重大工程的實施。[詳情]
智慧農業通過生產領域的智能化、經營領域的差異性以及服務領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實現農業精細化、高效化與綠色化,保障農產品安全、農業競爭力提升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詳情]